“复旦女硕士发视频‖网友直呼细思极恐!”
复旦女硕士迷惑发问年薪7-8万……是月薪吗?!
如果有一天,你去面试,HR跟你说第一年薪资大概是7-8万,你的第一反应是——“嗯,不错,可以接受。”还是“这也太少了吧”?但复旦某硕士小妹直接来了句“这是月薪,还是年薪?”我看到这个视频,差点儿一口水喷出去,感觉自己在两秒内完成了哭笑不得和满头问号这种高难度表情切换。朋友们,你说说,这问题有点东西吧?
1你以为的“毕业即巅峰”,其实是“巅峰即幻想”
小妹的这句话,堪称“社畜预备班”学员的经典案例了。但咱们细究一下,她为啥能问出这个问题呢?你觉得她是纯粹“漫天开价”,还是对职场有假象?我个人觉得,后者可能更贴近真相。
其实吧,她的迷惑也算不上孤例,现在确实有不少年轻人对薪资的预期脱离现实。为归根结底,还不是被“年薪百万”的那些励志剧本和网络传闻给养刁了胃口,再加上周围“别人家孩子”真实 or 假装的职场传奇故事,谁听了还不心痒痒?!现实往往喜欢一记响亮的耳光清醒梦中人——尤其是那些刚入行,还没摸清社会门道的学生们。
那感受一下啥叫现实魔法?我有个朋友读金融的,毕业后进了某知名大厂,光听名字就让亲戚们眼冒金光,但实际上呢,第一个月到手不到6000。要知道,她还是二线城市啊!还得加班到头秃。试问,年薪百万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拿到,而不是“随便说说”?
咱们年轻人不能光盯着别人的“高光时刻”,要看看自己现在的履历和能力究竟值啥价。月薪7-8万?普通财务岗?差不多,梦里才有。
2为何“复旦女硕士”们总觉得自己能拿高薪?
但不得不承认,这位女同学问“月薪?”时,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。毕竟名校难免自带一种“光环效应”。她可能觉得,以复旦的牌子和硕士学历加身,起码也是“天选之才”级别,“没有高薪不是公司埋没人才了吗?”但社会显然不是这么算账的。
有些人毕业就进了顶级投行,拿百万年薪;有些人深得猎头青睐,成为职场超新星。于是大家都开始相信,“只要努力,我也能跟他们一样。”但这种思维恰恰是问题所在。要知道,职场的冰冷现实是供需关系决定薪资,能力与经验才能撑住你的高薪。
——说得简单点,二十来岁哪来的履历让公司开出高溢价?那些名校毕业直接百万起的,哪一个不是背后有牛到飞天的实习经历和超人的职场觉悟?而大多数人的起点,其实和普通小透明差不多。
而且说句扎心的,连名校硕士都就业这么难,那普通院校同学岂不是得更加辛苦?社会不会因为你“学历很漂亮”就白送你个VIP职场套餐。真正能打动老板的,永远是你的硬核能力和能带来多少价值。
3年轻人为何对薪资预期错位?责任不仅在“孩子”
说到这儿吧,咱不能光怪求职者眼高手低,毕竟这种现象背后还有更多复杂的原因
① 社会上“暴富神话”泛滥
你打开社交平台,满屏“某某专业,毕业年薪两百万”、“哪个行业年轻人必看”等爆款内容。甚至连大数据都在暗示你,“不努力爆赚,你就是人生loser”。有些人沉迷这些幻象,对职场规则知之甚少,也就难免形成错觉“我毕业就得月入过万不然对不起自己努力的青春。”
② 学校教育理论脱节
学校教了很多关于财务分析、经济模型的理论,但谁教过学生“基本的市场行情”、“如何谈薪资”或者“企业到底怎么看待一个应届生”呢?完全没人,学生们两眼抓瞎。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不少年轻人的第一段职场经历都靠被“现实当人狂打一通”强制开窍。
③ 家长的高期待
这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家长的观念也有点偏。他们常对孩子说“你就是家里的骄傲,就该拿好工作高收入。”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也让很多求职的新鲜人更焦虑,更错位。爸妈该点醒孩子的时候得点醒,别每次都捧得太高,摔下来多疼啊不是?
4文科生就业真的难,但别太早放弃希望
这位女硕士还有一个点让我唏嘘她觉得文科生就业太难了。我挺能共情,因为身边也有不少文科读历史、中文的小伙伴,一毕业那叫一个迷茫。很多大厂岗位看技能靠硬能力,文科生往往很尴尬,既不算有特别优势,但也不是完全无路可走。
但我想讲一点的是,行业限制是真的,但机会也是真的存在。 不少文科生未必要呆在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岗位,现在做自媒体、内容运营,甚至短视频内容策划的不在少数,照样能拿高薪。重要的是思路灵活,能力过硬。你要愿意去尝试,去迭代自己的技能,而不是总觉得“我被时代遗忘了”。
5初心莫丢起步不重要,能力才是唯一通行证
就业这件事,最好不要看得太过理想化。月薪7-8万?年薪7-8万?其实都没那么重要,关键看你拿这些薪资的时候,学会了啥能力、沉淀了什么资源。工资能涨、头衔能升,但积累本事才是你真正的“年薪潜力模型”。
那些正在求职路上挣扎或者已经步入职场的年轻人,我只想送你一段话职场的终身红利绝不是一时的高薪,而是你不断投资自己的未来。起步低不要紧,心态放终点不会辜负苦熬的你。
[点睛]
让我们再回到文章这个问题“7-8万是月薪还是年薪?”笑归笑,但其实这个发问背后不止是小姑娘一时的迷惑,更提醒了我们,这个时代真的需要上一堂课,叫“如何正确认识职场与现实”。你可以憧憬高薪,这没错,但咱得先拿点真本事出来。否则,你追逐的不是梦想,而是泡沫。
再问,如果现在发一条评论,你的第一年薪资是多少呢?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件“不接地气”的发问的?评论区见!
利好优配-股票十倍杠杆平台-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-炒股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